斗方山寺位于浠水縣白蓮鎮(zhèn)斗方山村境內,地處大別山南麓,浠水、英山、羅田三縣交界處。寺廟坐落在白蓮河風景區(qū)內,位于省內著名景點白蓮河水庫南岸邊,占地面積150畝,設施完整,功能齊全,初具大寺院規(guī)模。
據(jù)史料記載,斗方禪寺建于公元776年,由大唐無著禪師草創(chuàng),后經(jīng)歷了各朝風雨,時有興衰,曾先后更名為崇果禪院、降龍祖師廟、斗方禪寺、崇歸寺等。又據(jù)舊志記載,斗方禪寺元代時曾遭兵燹,明洪武年間重建;規(guī)模宏大,僧弟子數(shù)百人云集山上,盛極一時。建國初,寺廟僅存上斗方三重殿堂,上殿梁、柱皆石結構,石柱八根,高4.6米,柱圍2.2米,建筑牢固,造型壯觀,工程巨大。殿前有月臺式場地,場前有石質臺階。中殿和下殿為青磚結構,亦有石柱八根,殿內有石質佛龕。后來又于清朝隆慶、康熙、乾隆、道光年間不斷修葺。斗方寺中悟道的大師歷代不乏其人。宋有佛印禪師、維慶法師;明有心節(jié)大師;清朝時期的松峰和尚曾在此致駐錫講經(jīng),聲名遠播,弟子望風而拜,可謂盛極一時。時至20世紀中葉,斗方寺因遭戰(zhàn)亂,現(xiàn)僅存三座古殿 。
近年來,香港印靜法師率海內外佛門弟子籌資數(shù)千萬元修復斗方寺,中國佛教協(xié)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、當今禪宗大德高僧本煥大法師任斗方寺方丈。重修后的斗方寺于1998年11月16日正式對游人開放。當時,原全國政協(xié)副主席、中國佛教協(xié)會會長趙樸初親筆題名“斗方禪寺”,更使名山煥彩,古寺增輝。
斗方山是佛教圣地,也是觀光游覽的好去處。山中四千畝林木郁郁蔥蔥,花草斗艷,四季春色,風光秀麗,氣候宜人。斗方山多石洞怪石,山南側,奇石林立,千姿百態(tài),更有洞府遍布,歷來為游人所神往。有羅漢洞、八卦洞、飛云洞、百合洞、觀音洞、醒酒石、撐腰石、燈籠石、連花石、三生石等。
斗方山保存的文物古跡眾多。斗方寺古殿為一色的花崗石建筑,石梁、石竹、石墩、石架、石墻貫斗,上刻蟠龍花紋,工精形肖,勢態(tài)宏偉壯觀,富有濃厚的傳奇色彩,是省級重點保護單位。山東側的“舍利寶塔”建于北宋時期,紅沙石質,單件各幅,行如立鼓,小巧玲瓏,被載入《中國寶塔名勝大辭典》。相傳八卦洞右側的石樓,是乾隆進士范思皇讀書和倡“三教”(道、佛、儒)之所。山中還有摹巖刻字十多處,清狀元劉子壯等歷代文人騷客留下的詩文上百篇,傳奇故事數(shù)百個,潛在著豐富的旅游資源。
斗方禪寺經(jīng)浠水縣人民政府批準為宗教活動場所,古寺逐步煥發(fā)勃勃生機。在短時期內建成大雄寶殿、天王殿、韋馱殿、客堂、齋堂、云水堂、鐘鼓樓、東坡樓、牌樓、山門、僧察凈舍等基礎設施,雕刻佛像數(shù)百尊,新辟水榭亭閣等觀光景點數(shù)十處,還新修了進山公路,安裝了高壓輸電線路,啟動了自來水。目前,新建金剛塔、禪堂、大悲殿、五百羅漢堂、佛教文化藝術館列為二期工程,現(xiàn)在大部分工程已經(jīng)動工,其他工程也在籌建之中。
斗方山是一座風光旖旎的奇山, 山因形似斗方而得名。山中諸峰疊翠,氣勢雄偉;林木蔥郁,花草斗艷;風光秀麗,氣候宜人。山的南側奇石林立, 因形狀物,栩栩如生。山中洞府遍布,為游人所神往。 山的東側是建于北宋時期的“舍利寶塔”。寶塔因紅沙石質,行如立鼓,小巧玲瓏,被載入了《中國寶塔名勝大辭典》。山中還有磨崖刻字十多處,旅游資源十分豐富。
斗方山不僅是風景秀麗的名山,而且還是歷史悠久的佛教圣地, 占地150畝的斗方禪寺就座落在斗方山上。寺中的古殿皆為一色的花崗石建筑,石梁、石竹、石墩、石架、石墻上都刻有蟠龍花紋,工精形肖,富有濃厚的傳統(tǒng)色彩,是省級重點保護單位。
[163music]1_1_448190072_金光禪寺之歌[/163music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