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馬上注冊,結(jié)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(zhuǎn)羅田論壇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新用戶注冊
x
五行之中,秋屬金,其氣燥,通于肺。人體在夏季丟失過多津液,入秋之后,燥邪易耗氣傷陰,人體容易出現(xiàn)口唇干燥,大便干結(jié),皮膚干燥發(fā)癢等癥狀,中醫(yī)稱之為“秋燥”。在秋季燥氣當令之時宜滋陰潤燥,平時除了多飲水,飲食上應(yīng)多吃平補潤肺之品,以免燥邪傷肺。
秋季養(yǎng)生宜食小麥、黑豆、百合、銀耳、梨、山藥、荸薺、藕、蜂蜜等。
094555kdmmu222rnu2rp53.jpg (122.3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11-6 09:58 上傳
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秋季養(yǎng)生食療方法:
1、五汁飲:雪梨1個,鮮麥冬60g或甘蔗1根,荸薺10-20個,鮮藕1節(jié)或蘿卜1個, 鮮蘆根60g。將上述食材切成塊和段后,用榨汁機絞汁,加熱煮沸3分鐘,酌加少量白糖,放冰箱中,隨時飲用,具有滋陰、清熱、生津功效,適合發(fā)熱口渴、咽干口燥等證。
094555dcppxfprfo2vzrfy.jpg (155.7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11-6 09:58 上傳
2、雪(白)梨飲:鴨梨或白梨一個,蜂蜜適量。①將鴨梨切薄片,用涼開水浸泡半日,取汁,加蜂蜜,每日數(shù)次代茶飲用,可治肺熱咳病、煩渴等證。②將白梨去皮核,將蜂蜜放入梨心中,放人碗中蒸熟后食用,每日l次,連續(xù)2-3天。功能潤沛止咳,清熱化痰,適用于秋燥咳嗽,熱病傷津口渴或酒后煩渴。
3、梨粥:鴨梨2個,粳米100g。將梨洗凈去核切碎,水煎半小時后取汁,與粳米煮粥食用。對秋燥癥有獨特療效,能生津止渴、潤燥化痰、潤腸通便。用于治療小兒風熱、肺熱咳嗽、食欲不振、頭昏、發(fā)熱等證。
4、川貝冰糖雪梨:川貝粉5g,大雪梨1個,冰糖適量。將梨去核切片,同川貝、冰糖同入鍋中,蒸熟食用,每日1次,適用于咳嗽咯黃痰的痰熱咳嗽。
094555v93wdvdz5d0s0kh0.jpg (109.8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6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11-6 09:58 上傳
5、芝麻粥:黑芝麻6g,粳米50g,蜂蜜少許。將黑芝麻炒熟至發(fā)散香味,粳米洗凈放入鍋內(nèi),加水適量,置武火煮沸,再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熱,放入黑芝麻、蜂蜜拌勻,繼續(xù)煮成粥。作早晚餐或點心食用。有潤腸通便,強筋健骨等功用。
6、百合紅棗湯:百合 50g、紅棗5枚。將百合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沸,濾取水,加入紅棗共同煮爛,早晚或睡前食用。有潤肺化痰、健脾益氣功用。
094556u0xn7tc099c5xvtx.jpg (148.5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11-6 09:58 上傳
7、銀耳羹:銀耳15g,冰糖30g。將銀耳放盆內(nèi)用50-60℃溫水浸泡30分鐘,發(fā)透后擇凈雜質(zhì),將銀耳撕開,放入鍋內(nèi)加水適量,置武火上燒沸,燉熬至爛。冰糖加水置武火上溶化成汁,雞蛋打破去黃留清,加水拌勻沖入鍋中攪拌,打凈浮沫后,將糖汁過濾后,沖入銀耳鍋中即成。早晚每次食用1小碗,有養(yǎng)陰潤肺、益胃生津功用。
8、蘿卜汁:白蘿卜 400g ,蜂蜜適量。將白蘿卜洗凈切碎,榨汁,60ml加蜂蜜一匙攪勻吞服,1日3次,連服3-5 天。養(yǎng)陰潤腸,對便秘者療效較佳。
9、枇杷葉粥:枇杷葉10g,桑白皮10g,粳米10g,冰糖適量。將枇杷葉、桑白皮用布包煎去渣取汁,加粳米放入冰糖煮粥,每日早晚餐用。有生津化痰, 潤肺止咳的功效。
10、川貝百合湯:白木耳25g,杏仁10g,川貝母10g,百合 15g。將白木耳用水浸透、 發(fā)開、洗凈,杏仁去衣,川貝母、百合用水洗凈,放入沸水中中火煮1小時,放入白木耳繼續(xù)煮沸1小時,即可飲用。有潤肺止咳、養(yǎng)陰生津、清熱除痰的功效。
各年齡段人群因生理特性的不同,養(yǎng)生食療方法也需因人而易。小兒秋季多發(fā)咳嗽,風燥熱邪所導(dǎo)致的咳嗽可采用絲瓜花蜂蜜湯頻飲治療。青中年秋季感受燥邪,多見口舌干燥、咽痛、干咳無痰、痰中帶血等癥。初秋多為溫燥,用胖大海冰糖水代茶飲可防秋溫燥; 晚秋多為涼燥,用姜糖蘇葉牛蒡飲代茶熱飲預(yù)防涼燥,或選擇桔梗、百部等。
咸寧麻塘中醫(yī)醫(yī)院(咸寧麻塘風濕病醫(yī)院)提示您,秋季老人多發(fā)肺病,表現(xiàn)為咳嗽、喘癥,不宜過多進食肥甘厚味之品,應(yīng)多食薏米、柑橘等健脾利濕的食物。入秋后應(yīng)積極預(yù)防感冒,天氣較冷時防止吸入寒涼干燥的空氣,以冷水洗臉,積極鍛煉,增強耐寒能力。
|
|